产品中心
美军遭火力急袭认定志愿军已获得喀秋莎实为骑兵+国产火箭炮
时间: 2024-02-21 15:46:02 | 作者: 今晚直播的斯诺克比赛是什么
产品中心
1949年10月中旬,朱德总司令来到北京卢沟桥,参加了一场新式武器的汇报表演。前来汇报的是
表演时,一枚枚曳着白光的火箭弹嘶鸣着飞离炮口,准确覆盖了4公里外的目标。朱总司令对汇报非常满意,试射结束后,他指示总后勤部,要加紧生产、早日装备,为提供武器支持。这次表演还得到了在场苏联客人的好评,他们称M-501为“中国的喀秋莎”。
为什么百废待兴的新中国,刚刚成立就能造出不输于美苏的火箭炮呢?这要归功于一个军工“豪华阵容”。
1948年10月,在河北解放区的井陉县,华北兵工局成立了一个名为“火箭技术室”的科研小组。这一个名字会让人想起美国宇航局的“喷气推进实验室(JPL)”,其实二者也的确有类似之处,都是各自国家航天事业的起点。
不过,解放区的这个“火箭技术室”当时还没那么高大上,他们主要的任务是研制可靠的火箭弹。
科研小组由钟林发起,吕去病(兵工学校造兵科第四期)为组长,徐兰如(造兵科第五期)、李乃暨(应化科第四期)、谢光选(造兵系第九期)、房子华、李彬等参加。
小组里每个成员都有专门负责的方向,比如谢光选负责火箭炮及火箭弹的研发,徐兰如、李乃暨负责火箭弹研发,房子华负责机械技术,李彬负责炸药技术。
这是一个“豪华”的阵容:钟林后任国家计量局副局长、徐兰如后来成为中国导弹研发的重要人物,亲手为中国第一枚导弹(“东风一号”)签发了出厂合格证;谢光选同样在导弹和运载火箭领域作出巨大贡献,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。
虽然阵容强大,但当时我国对火箭弹了解不深,加上工业基础相对薄弱,所以进展缓慢。1949年7月,在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下,火箭研制工作转移到沈阳接着来进行,这还在于沈阳五二工厂拥有当时国内领先的生产加工能力,更加有助于工作的开展。
据说,早在1946年夏,钟林就奉党的指示,开始搜集和掌握火箭制造技术,之后他在兵工署发现了一枚美制火箭弹,认为适合仿制,于是带到成都亲自进行分解研究。
一种使用六根滑膛钢管为定向器、口径106毫米的野战火箭炮研制成功了,命名为M-501,也就是本文开头作汇报表演的主角。
根据时任火箭研究小组组长的吕去病回忆,新式火箭炮参考了当时性能相对先进、也较易获取资料的美式火箭弹的某些设计(军队装备了数量相当多的美式火箭弹及发射装置)。
在向朱总司令汇报后,工厂接着来进行改进。他们把火箭弹原来的“单孔大喷口推进、尾翼稳定”,创新性地改成为“多孔倾斜底喷、轴向旋转稳定”。简单说就是火箭弹不会再使用尾翼稳定,而是在尾部开六个各自倾斜角度的喷口,使喷出的气流推动弹体旋转,进而达到保持稳定的目的。
改进后的M-501射程增加到5000米-8000米,精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弹丸性能已经与苏联明星武器“喀秋莎”不相上下。
工厂还研制了新型发射架,改进了大架和高低机,更利于野战快速机动。经过这些改进的新火箭炮被命名为:M-505型野战火箭炮。(也叫A3式火箭炮)
1950年10月,M505还在进行高低温实验,志愿军慢慢的开始准备渡江,因为要打仗,所以新武器备受关注。
正在东北的彭德怀,得知有一种新式火箭炮正在研制,就亲自来到了五二工厂了解生产情况。以彭总直率的性格,他直接发问:装备一个营最快需要多长时间?装备一个团呢?迫切的心情溢于言表。
志愿军是真的缺炮,刚刚入朝时,苏联尚未开始提供“军援”,志愿军手里拿的还是三八大盖,机枪数量不多,连主力部队也没有几门大炮,至于“喀秋莎”,要到一年以后才有。
1950年10月19日傍晚,新成立的火箭炮营,带着刚刚出厂的M505式火箭炮,跟随先头部队过了江。严冬中,刚刚过江的志愿军马上对美军发起了“第一次战役”。
11月1日,39军116师向云山换防之敌发起攻击。他们的正面是美军陆战第一师第8团的阵地,为了顺利地吃掉这部敌人,军首长动用了火箭炮。
在炮火准备阶段,志愿军战士们看到了一幕很久都难以忘记的场景:一串白色闪光,宛如夏天的闪电,从云山西北鹰峰洞附近升起,曳着白光划过漫长的天空,在远处掀起一股烟雾,接着传来轰隆的巨响。火箭炮给战士们留下的印象是“真美”“真厉害”。
火箭炮的出现,引起了美军极大的关注,经过勘查他们判定,这是苏联人提供的“喀秋莎”。在美军思维里,中国人不可能生产出火箭炮,因此一定是苏联提供的。但这次美国人犯了“经验主义”错误,“喀秋莎”运抵满洲里是一年以后的事。
国产505式火箭炮,采用铆接炮架、木辐条轮;还有一种使用美制M3战防炮炮架,被称为506式,506式使用手摇电器点火,产量较大。
1951年4月,主要由内蒙古骑兵组成的骑兵第3师23团,改编为“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210团”,配备506型火箭炮,战马成为牵引火箭炮的马匹,这支部队是国产火箭炮的主要使用者。
抵达朝鲜后,为摸清506型火箭炮的性能,该团二营营长伊翔臣率先率领一个连参加了战斗。战斗中,他们连续打了6个齐射,消灭敌人两个连及迫击炮阵地,有力支援了步兵作战。这是内蒙古骑兵出国后的第一仗。
1952年10月,火箭炮团参加了38军对当面韩军第9师与美军第3师、第14师的进攻。炮火准备阶段,该团向394.8高地进行5次火力急袭,向281.2高地实施2次火力急袭,严重破坏敌方地雷、铁丝网、悬等防御设施,还摧毁了1个碉堡群。
10月8日,敌军兵分多路向394.8高地反攻时,火箭炮团12门火炮进行了14次火力反击,第一次齐射就消灭了敌人1个连。11日,敌军再次向394.8高地发起进攻,并对主峰形成半包围之势,火箭炮团在地图上量出平均弹着点和最近弹着点,迅速集中火力打了2个齐射,随后向南延伸射击,断敌后路。经过激战,打退了敌人的进攻。
1953年5月11日凌晨,火箭炮团1营2、3连在其他炮兵部队配合下,向反攻之敌进行了猛烈的火力反击,击退敌人11次反攻,歼敌400余人。当日傍晚1营还配合师、团炮群,以6个齐射袭击了敌军集结地,烧毁了大量军用物资。在5、6月份,火箭炮团共歼敌700余人,击毁汽车19辆及大量其他军用装备。
火箭炮团的火力奇袭和压制,给步兵提供了有力的支援,战士们高兴地称他们为“火神爷”。
整个朝鲜战争时期,志愿军共有两种火箭炮,一种是苏制“卡秋莎”,另一种就是国产M506。国产火箭炮在志愿军战士手中,沉重地打击了“联合国军”的嚣张气焰。
尤其难能可贵的是,506型火箭炮相比喀秋莎,慢慢的变成了战争中后期较为适用的武器,在阵地战中表现更为出色。
506不仅能破坏敌方防御工事、袭击敌方集结地、压制敌方进攻,还具有“喀秋莎”所不具备的特点,那就是足够轻便,能快速转移阵地。
由于它是拖曳式,体积小、非常灵活,在卡车开不进去的地方,士兵们可以用手拉肩扛的方式隐蔽进入阵地。这在面对拥有明显炮兵优势的美军时,显得格外重要。
相对美军使用的T66型24管火箭炮,仅有6根定向管的506型火箭炮威力明显逊色,但在上世纪50年代初,中国能够独立开发出与美制装备相去不远的多管火箭炮,已经是值得敬佩的成就。
国产火箭炮在志愿军中一直战斗到。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字,才凯旋回国。
但是,这款战功赫赫的火箭炮却在相当长时间内沉寂于史料,不为人所知,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?
据当事人回忆,505和506火箭炮总生产数量不超过60门,这一数量相比9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半年就生产5000具、火箭弹2万发的巨大产量,可谓凤毛麟角。
在当时军队装备全面苏联化的大背景下,兵工部门优先仿制苏联火箭炮,国产火箭炮于1953年停产。
1958年7月,在讨论第二个5年计划武器装备生产数量方案的会议上,彭德怀指出:“我们自己的火箭研究停了4年,吃了亏,第二个5年不能再放松研究工作了。”
从1959年到1963年,研制工作持续进行。在昆仑机械厂和华山机械厂等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,新一代国产多管火箭炮终于问世,这就是名满天下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。这款全球知名的武器,就脱胎自M506式火箭炮。
505/506型火箭炮堪称我国现代火箭炮技术的原点,是新中国火箭武器的处女作。如果说现在中国的每一枚运载火箭和战略导弹都是505/506的后代,也不算过分。
下一篇:穹顶之上创无止境创维光伏即将续写双碳时代“追光”新篇章